随着新《公司法》的颁布实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由原来的 “实缴制”改为“认缴制” ,注册资本再无最低限额的要求。制度的放宽,从根本上降低了公司设立的的门槛和创业成本,激发了创业者们的创业热情。
但因公司缺少实缴资本的保障,增加了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难度。尤其在公司资产不足以偿还债权人债务时,也会影响债权人收回款项的时间周期, 从而引发公司的信任危机 。人性化制度的背后也隐藏着相应的风险。本文即在探讨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背后那些您不知道的事儿。
部分人会认为即使公司欠款,但既然章程约定是“30年”后才需实缴, 股东也是30年后才需要付款 ,按照30年后的物价水平,也是“有利可图的”。
然而,相关法律规定,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应 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公司债权人、公司清算组、破产管理人等有 权依据公司法、公司法司法解释、企业破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股东承担相关出资责任,公司发起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股东也可能承担相应责任。
即,如果公司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通过申请 “认缴期限加速到期” 来要求股东在认缴注册资本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
以广州市地区法院处理的执行案件为例,近年来债权人在执行过程中以“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申请变更、追加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出资人在尚未缴纳出资的范围内依法承担责任”的情况,基本上都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因此,即使股东出资期限尚未届满,但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股东应就未足额出资部分就公司不能偿还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此时就要揭开公司面纱,追及到股东。也只有如此,才会将公司资本认缴制的作用平衡于股东与公司债权人。既减轻股东在创业时的压力,又能够使公司不变成股东的傀儡。
作为债权人方 :如果在诉讼阶段未能把股东作为被告的,可以在执行阶段请求法院追加股东作为被执行人,限制股东、法人高消费并列入失信人名单、把股东财产及时提供给法院。
本文标签: 合同纠纷律师费多少钱 如何申请企业破产 如何税务筹划 什么是财富管理 劳动争议法律援助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