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有很多用人单位会在规章制度中规定 加班需经过审批流程 ,未经审批的加班不视为加班,不予支付加班工资。
该加班审批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明确劳动者的实际加班时间,避免双方对于加班事实和加班时间的争议。
然而,在一些关于加班工资的劳动争议中,出现了加班审批制度被用人单位滥用的情形,用人单位在日常管理中并未要求加班审批,但在出现争议时却以此为由规避支付加班工资的义务。
本期,小金结合相关法律规定为您分析“ 加班审批制度 ”对企业可能造成的风险及相关应对措施。
加班到底谁说的算
对于加班到底谁说的算这个问题,实际上有 两层含义 。
一方面,是用人单位能不能单方安排员工加班;另一方面,是员工自行延长工作时间的能否被认定为加班。
对于 用人单位能不能单方安排员工加班 ,这个问题的答案相对清晰。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原则上应 以协商为前提 ,但在国家规定的 特殊情况和紧急任务时 可以单方安排员工加班且不受法定加班时长的限制。
对于员工自行延长工作时间的能否被认定为加班,实践中存在较大的争议。 在单位明确执行加班审批制度的情况下,员工自行延长工作时间通常不会被认定为加班 。
但需要指出的是,加班审批并非逃避给予员工加班待遇的“金钟罩”、“铁布衫”。
当员工有证据证明该加班虽未系用人单位审批 但确系用人单位安排的 ,用人单位仍需依法给予员工相应的加班待遇。 在单位没有执行加班审批制度的情况下,员工自行延长工作时间能否被认定为加班存在不确定性。
甚至有仲裁员和法官会比较僵化地将所有工作时间以外的在岗时间都计算为加班,但大多数情况下,法官和仲裁员还是会结合证据及庭审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但根据经验来看, 在未执行加班审批制度的情况下 ,如果员工就自行延长工作时间能够举证并给予合理解释,则其关于支付加班费的请求往往更容易得到支持。
加班审批制度能对抗员工加班诉求吗?
1
劳动者没有加班证据,公司无需支付加班费
2
考勤记录长于规定打卡时间,未必成为加班证据
3
用人单位加班福利可能成为劳动者加班证据
原本公司规定了加班审批制度,劳动者加班需要提前申请并得到批准方可视为加班,即便劳动者考勤记录显示时间长于规定打卡时间的情况也无可能认定加班事实, 但用人单位的福利待遇中,对于晚于下班时间的员工给予相关补贴。
例如,某公司发放工资中包括晚于下班时间2小时的员工给予饭补30元,这一福利相当于公司认可了员工加班,将成为对公司的不利证据,很有可能被作为印证员工加班的证据,最终裁判公司需要支付加班费。
4
加班审批制度并不是万能
精细化指引
1
确保加班审批的日常实际操作
公司即便在制度中规定了加班审批,但实际并未操作使用过,员工从未申请过加班,公司也未要求加班员工提交申请记录的, 加班审批制度形同虚设 ,则被司法机关认可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若确有加班安排,需要提醒员工提交 加班申请 ,并提示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加班申请视为放弃加班费的主张。
2
保证加班审批制度的有效性
3
确保员工知晓加班审批制度
公司虽然有加班审批制度,但未有员工签收,员工主张其不知晓加班审批制度,公司也将处于被动局面。
建议确保员工对制度的本人 签收 ,同时在公司系统中 公示 ,或 邮件发送并留存相关记录 等各种方式。
4
确保无制度冲突
- END -
免责声明:本微信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为交流探讨之目的,不得视为广东金本色律师事务所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我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文标签: 合同纠纷律师费多少钱 如何申请企业破产 如何税务筹划 什么是财富管理 劳动争议法律援助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