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事件屡屡发生,但恶性维权行为却屡见不鲜,在大多数消费者的眼中,仿佛 只有靠“闹”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事实上,“闹”并不是所有消费者的唯一选择或者是最佳选项,因为靠这种方式并不能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预期的维护,那么消费者应当如何正确维权,使自己的权益得到合理的维护呢?
2021年4月19日11时24分许,青浦公安分局接报,有人在上海车展一展台内闹 事。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处置。
经查,张某(女,32岁)和李某(女,31岁)因与该品牌公司有 消费纠纷 ,于当日到车展现场表达不满。 期间,两人在该展台区域通过肆意吵闹等方式,一度引发现场秩序混乱。张某还不顾工作人员劝阻,强行爬上一辆展车车顶, 造成车辆一定程度受损 。
目前,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 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 ,李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警告。
(图片来源:网络 )
一、为消费者保驾护航的法律有哪些?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侵权责任法》, 涉及到犯罪的还可适用《刑法》。
当然,并不只有以上法律,消费者还可运用相关法律规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消费者寻求权益保护的途径有哪些?
1、与经营者充分有效沟通,协商解决
消费者在坚持维护自己消费权益的原则下,把问题所在与诉求告知经营者,与经营者共同寻求最佳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2、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消费者在权益被侵害后,可以选择拨打12315消费者协会热线进行投诉,也可以选择登陆 12315平台(http://www.12315.cn/) 进行投诉,消费者协会会于一定期限内进行处理。
3、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是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组织和指导市场监督综合执法工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职权部门,消费者在权益被侵害后,可以选择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情况。
4、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在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应该准备充分的材料作为维权的证据。消费者在消费时,可以保留小票、保修单、发票、纸质或电子版合同;交易记录、聊天记录;录音录像等等。
但在举证时应该注意遵循证据的“三性”—— 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 。即消费者在举证时应当保证证据内容是客观真实的,不是主观臆造的;保证证据所证明的对象要与被证明的案件事实存在内在联系;保证获取证据的手段是合法合规的,来源、形式、内容是合法有效的;在保证了证据的“三性”后,各证据形成一个完成的证据链。
本文标签: 合同纠纷律师费多少钱 如何申请企业破产 如何税务筹划 什么是财富管理 劳动争议法律援助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