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发展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工作、居家办公成为不少行业的普遍现象。当员工居家线上加班成为常态,其在此期间猝死是否应认定为工伤,无疑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本文,小金通过案件释法,以期助力企业避免类似劳动争议纠纷的产生。
案情聚焦
小明任职公司IT类岗位,其主要工作职责为系统运营维护, 需要日夜倒班 ,每周轮换。
某日小明在家突然失联,直至上班时间仍无法联系上,经公司通知紧急联系人,发现其已在家猝死,报警后,现场随即被封锁。
小明家属认为,其死亡是由于公司安排加班导致,要求公司提供工亡相关待遇,并额外支付补偿。双方就责任分担和经济赔偿产生分歧。
根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而非因工死亡,仅能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由劳动保险部门发放丧葬费和直系亲属供养救济费,在赔偿数额和标准上也相较因工死亡而言更低,其他赔偿诉求均无法律依据。
可以看出,在员工非工作时间猝死的案例中,为厘清责任最关键的、也是家属最关心的问题 即是能否被认定为因工死亡 ,从而尽可能多的取得赔偿,而对公司而言,这也是后续谈判中协商具体补偿事项的基础。
但由于一般来说,此类事件中,员工猝死时通常并不处于普遍意义上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这使得该情形下的工亡认定较为复杂。
相关法律分析
1
工作时间
由于员工是休息日在家猝死, 不属于正常工作时间 ,故可 从周边环境中查看其是否正处于“视同”工作时间 ,包括是否有在该时间段内的工作通讯信息,如邮件往来、微信记录,以及通过向与其同岗位的公司员工询问,当天是否确有工作需求等。
2
工作地点
在指定办公场所之外,判断员工是否处于工作岗位,工作地点的合理性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合理性由制度和事实依据共同支撑 ,如公司是否有制度规定员工可以在家办公,上级负责人是否紧急安排了工作任务等。
3
工作原因
除了工作地点,找到员工死亡原因与工作的客观联系,也是 证明其实际正处于工作岗位的关键 。
即可否从现场环境中找到事实证据,推断其猝死时正处于工作状态,且并无其他客观原因导致最终结果发生。
具体如,正在使用电脑办公的痕迹,以及能显示死前正在进行工作交流的手机通信记录等。
精细化指引
1
事发后及时向周边员工和上级负责人了解情况
从 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 几方面详细调查事件背景,大致把握整体情况,以便做好初步判断,并在此基础上与家属先行协商,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协助。
2
密切观察员工家属的动向并积极应对
解封后第一时间 进入现场保存证据并全程录音录像 。
尽力争取家属配合,进行当面沟通,告知其取证对结果认定的关键性影响,同时明确,公司将尽力配合申请工亡认定,但结果并非公司可控范围,如家属有异议,可向有权部门依法提起行政复议 。
3
依据具体情况适当给予补偿
如直系亲属必要的食宿费用等。但是要坚持底线,拒绝无条件让步,告知公司将在法律范围内承担责任。
同时,也要安抚好家属情绪,对采取过激手段扰乱公司正常秩序甚至造成损害的行为,依法报警处理。
目前,经济发展使得日常办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方式,特别是对于工作强度和压力大的岗位,在家加班日益增多,因此也带来一系列相关的法律问题。
在此情况下,公司应尽快找到有效的处理途径,理清思路,关键时及时寻求律师协助,安抚员工家属,争取协商一致。
同时坚定立场,一切从法律和事实出发,对于超出合理范围的要求坚决予以拒绝,并从各方面做好调查取证工作,为后续处理提供法律屏障,保护公司利益。
- END -
免责声明:本 微信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为交流探讨之目的,不得视为广东金本色律师事务所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我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文标签: 合同纠纷律师费多少钱 如何申请企业破产 如何税务筹划 什么是财富管理 劳动争议法律援助
全国服务热线